胡晓云院长受邀出席“2025中国品牌日?第九届品牌发展共创会”并作主题演讲
导语
2014年5月10日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“三个转变” 的重要论述,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、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、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,为中国品牌发展指明方向。2014年被称作 “中国品牌元年”。自2017年起,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设立为“中国品牌日”。2025年,作为 “十四五” 规划收官之年,我们即将迎来第九个“中国品牌日”。
5月7日,以 “公平竞争与品牌消费” 为主题的“2025中国品牌日?第九届品牌发展共创会”于北京隆重召开。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、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受邀出席会议,并作题为《发现山区资源,创新“山养经济”——基于独特山地资源的品牌经济创新模式探索》的演讲。
胡晓云院长受邀出席“2025中国品牌日?第九届品牌发展共创会”并作主题演讲
5月7日,以 “公平竞争与品牌消费” 为主题的“2025中国品牌日?第九届品牌发展共创会”于北京隆重召开。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、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受邀出席会议,并作题为《发现山区资源,创新“山养经济”——基于独特山地资源的品牌经济创新模式探索》的演讲。
胡晓云院长作主题演讲 图片源自会议主办方
胡晓云院长在演讲中提出品牌经济创新模式—— “山养经济” 。我国作为山地大国,广义上,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,其生态系统贡献卓越,且富集清洁能源、特色农业、文化、旅游等资源。山地资源要活化,要转化为经济价值,引进城市消费,通过匹配当下城市消费者需求实现价值创新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。 “山养经济” 这一品牌经济创新模式,聚焦山地资源禀赋,以科学化生态保护为前提,通过激活生态与文化资源、匹配城市消费升级需求,推动山区资源价值融合转化,助力乡村振兴、共同富裕与文化传承,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山区发展新路径。
胡晓云院长围绕当下城市人群呈现的 "慢思行" 现象级三元需求范式,深入剖析了山区资源特征与当代城市消费需求的耦合机制,系统阐释了 "山养" 概念与消费认知的多重链,展示了"山养经济" 的消费体验架构,推演了相对应的产业开发与消费升级路径。演讲指出了"山养经济" 的模式特征,即“山养经济”是生态保护和市场价值开发并行的循环经济模式,是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的互动共生模式,是山区文旅产业的全新(4.0时代)跃迁模式。胡晓云院长还对“山养经济”的品牌发展体系展开全面论述,以特殊的品牌视角,从“山养经济”的品牌定位、品牌生态构建到传播策略等各方面特征,做了独到的分析。
当下城市消费者“慢思行”的三元需求范式
山区资源特征和当代城市消费需求的耦合
“山养经济”的消费体验结构
“山养经济”的品牌生态结构
"山养经济" 不仅为山区资源开发提供了创新思路,更构建了契合当代消费需求的品牌场景,探索出区域经济差异化竞争的品牌发展新路径。
大会上,来自各级政府部门、智库研究单位、知名品牌企业及专业品牌服务机构的领导和专家,以 “公平竞争与品牌消费” 为主题,围绕 “三个转变” 分享品牌发展见解并发表演讲。
大会期间,不仅发布了 “2025 品牌扶摇计划” 公益项目,启动 “中国品牌 强国有我 | 2025 中国品牌日?我为中国品牌代言移动互动线上传播活动”,还发布了 “2025 中国品牌?满意消费倡议”,解读了国家标准《品牌价值评价 养老服务业》,并公布了 “2025 年度中国品牌观察员名单”。
本次大会共同探讨新征程、新目标下 “品牌强国” 的 “时代之略、远鉴之路” ,为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创造高品质生活,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品牌强国新路径。